如何有效防治肾...

如何有效防治肾毒蛾

2015-1-17 11:43:00 作者:世纪农药网

  肾毒蛾,别名大豆毒蛾,属鳞翅目毒蛾科,主要危害大豆、绿豆、大白菜、茶、花卉等多种农作物,北起黑龙江、内蒙古,南至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均有分布。如何有效防治肾毒蛾?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。



  形态特征


  成虫:体长15~20毫米,翅展雄34~40毫米,雌45~50毫米,体色呈黄褐至暗褐色,后胸和第2、3腹节背面各有一黑色短毛束,前翅有1条深褐色肾形横脉纹,微向外弯曲,内区布满白色鳞片,内线为一条内衬白色细线的褐色宽带,后翅淡黄带褐色。雌蛾体色比雄蛾稍深,触角长齿状,雌蛾触角羽状。


  卵:半球形,淡青绿色。


  幼虫:共5龄,老熟幼虫体长约40毫米,体色呈黑褐,头部有光泽,上生褐色次生刚毛,亚背线和气门下线为橙褐色间断的线,前胸背板长有褐色毛,前胸背面两侧各有一黑色大瘤,上生向前伸的长毛束,其余各瘤褐色,上生白褐色毛,第1~4腹节背面有暗黄褐色短毛刷,第8腹节背面有黑褐色毛束,除前胸及第1~4腹节外的瘤上有白色羽状毛,胸足每节上方白色,跗节有褐色长毛。


  蛹:长约20毫米,红褐色,背面有长毛,腹部前4节具灰色瘤状突起。


  发生特点


  在长江流域年发生3代,以幼虫在枯叶或田间表土层中作茧越冬,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、下旬羽化,5、6月为第1代发生期,7~9月是第2、3代盛发期,10月前后幼虫开始作茧越冬。


  成虫有趋光性,卵块产于叶背,每个卵块有卵约50~200粒,低龄幼虫集中为害叶片背面,仅食叶肉,以后分散为害,老熟幼虫在叶背作茧化蛹。肾毒蛾的发育适温范围为15~35℃,最适环境条件为气温22~28℃,相对湿度70%~80%,第1代历期约50天左右,第2、3代约35~40天。


  防治要点


  ①农业防治: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卵块和豆叶上的群集幼虫。页:30


  ②灯光诱杀:在成虫发生期用东方红电子灭蛾灯或黑光灯进行成虫诱杀。③药剂防治:发生量大时,可在幼虫群集期喷雾防治,药剂选用10%歼灭乳油1 500~2 000倍液,或2.5%天诺一号乳油 2 000~3 000倍液,或2.5%好乐士乳油 2 000~3 000倍液,或2.5%大康乳油 2 000~3 000倍液,或5.7%天王百树乳油 1 000~1 500倍液,或2.5%保得乳油2 000倍液,或48%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等。一般发生年份也可在防治大豆其它害虫时兼治。


 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大豆肾毒蛾的防治方法,希望大家能认真领悟,学以致用,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,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。更多病虫害防治技术,请访问中国农药第一网病虫害防治专栏。


  阅读本文的用户,还阅读了:如何有效防治筛豆龟蝽